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申请书 > 离婚协议书 >

黄昏何其芳赏析|黄昏何其芳原文

作者: | 发布时间:2019-11-24 07:28:13 | 浏览次数:

黄昏如梦

——《黄昏》赏析

这是一篇美丽得教人忧伤的散文,典型的何其芳“独语”调式,感伤的黄昏,沉默的街道,孤独的文人,飘飞的思绪。

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纯,仿佛一个梦。

一、不经意的悲剧意识的流露

尽管作者是一个孤高自许的文人,面对暮色“如银灰的归翅间坠落,一些慵倦我心上”,“我傲然,耸耸肩”。

可是,心中的忧愁却如春水一般,慢慢地溢了出来。

那是失落的爱情的感伤。

“我醒来,看见第一颗纯洁的爱情的朝霞无声地坠地。”

爱情,曾在作者心中留下多么甜蜜而美好的回忆,那可爱的,亲切的人曾多少次徜徉在梦中。

“在渺远的昔日,当我身侧尚有一个亲切的幽静的的伴步者,徘徊在这山麓下,曾不经意地约言:选一个有阳光的清晨登上那山巅去。

”这是多么让人留恋的往事,“但随后又不经意地废弃了。

这沉默的街,自从再没有那温柔的脚步,遂日更荒凉。

”是的,爱情结束了,作者并没说出爱情结束的原因,但我们知道,他是深深地珍惜这段感情的,更珍爱那曾经爱过的人。

那不经意的约言,被作者记在心里,他渴望着能与所爱的人儿一登上那山巅,一起去寻找那山巅亭子里的快乐。

可伊人已去,“而我,竟惆怅又怨抑地,让那亭子永远秘密藏着未曾发扬的欢乐,不敢独自去攀登我甜蜜的想象所萦系的道路了。

”“我”不敢独自去,怕勾起往日的回忆,沉入对往日人心的思念,陷入深深的忧愁中去。

欲爱而不能,一种不经意的悲剧意识流露出来了。

二、厚重的历史感

作者所抒发的,是一种隐隐的忧愁,但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我们就知道,这种忧愁不是凭空而来的,在当时的社会里也不是罕见的。

何其芳作为京派一个出名散文家,属自由派,既不从属于当时的国民党政权,亦不赞同左翼作家的观点。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政治纷争,帝国主义侵略,一片混乱。

作为自由派作家,在沸腾的时代面前,何去何从?作者是茫然的。

所以,他常常感到忧郁,感到苦恼。

何其芳这一情况,在当时并不罕见。

当时很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都面临这一心理危机。

如现代诗人卡之琳、戴望舒等,戴望舒在《雨巷》中所抒发的感情,比何其芳《黄昏》中所抒发的感情更为深沉、更为忧郁。

所以,何其芳在《黄昏》中所表现出来的忧愁,是一个时代的忧愁,是历史的忧愁,具有典型意义。

三、典型的“独语”调式

这篇散文显示了何其芳《画梦录》中典型的“独语”调式,何其芳不满当时的散文状况,认为当时的散文,除了说理和告白,多是个人琐事的叙述或个人遭遇的告白。

他要创造一种崭新的散文。

《画梦录》是其代表作,体现了何其芳的风格。

何其芳的“独语”调式,爱在黄昏的灯光下,吟哦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探索内心的感伤与矛盾。

这篇《黄昏》完整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我常有一些带伤感之黄昏的欢乐,如同三月的夜晚的微风飘进我梦里,又飘去了。

”“我又曾有一些寂寞的光阴,在幽暗的窗子下,在长夜的炉火边,我紧闭着门而它们仍然遁逸了。

”作者是那样地孤芳自赏,他不屑于向人倾诉自己的孤独和忧郁,只愿与黄昏共享,只愿自己默默咀嚼。

本文的语言也体现了“独语”调式的特征。

何其芳整合了六朝诗词和外国印象派艺术审美特点,语言绚丽而缠绵,纤弱的感情,雾般的朦胧,很而耐人寻味。

《黄昏》是美丽的,忧郁的,它的朦胧、储蓄完美地表现了何其芳的风格。

只有在当时的时代氛围中,只有怀着当时心情的何其芳,才能写出此种美文。

后来,当何其芳到了延安,当他的感情“粗”起来时,这样纤弱缠绵的美文只能成为一种不可重复的历史了。

我深深为之惋惜!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c695220100bgbs.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推荐访问:
本文标题:黄昏何其芳赏析|黄昏何其芳原文
链接地址:http://www.jnyqy1.com/changyongshenqingshu/lihunxieyishu/2019/1124/101608.html

版权声明:
1.钰江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黄昏何其芳赏析|黄昏何其芳原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钰江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钰江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钰江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