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用申请书 > 高考满分作文 >

[师为师亦有道读后感]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

作者: | 发布时间:2019-10-10 11:34:20 | 浏览次数:

  师为师亦有道读后感(一)

  一开始拿到《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看了书名,百思不得其解。为师有道,道在何方?可是也正是这个书名,勾起我阅读的欲望。《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书中荟萃了一线教师精彩的教育评论和随笔,他们的观点未必有很高深的理论,但是字里行间,见证了他们成长的足迹,透漏着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学生,或许存在着几个让我们头疼的孩子,学生上课不认真听,不举手发言,讲过的练习还是做错,做事慢吞吞的有时出现这样的现象,就觉得自己的用心良苦不被学生所理解而感到苦恼。

  在《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中提到:教师要学会等待。在每一个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应该是一棵棵小树,如果我们给每一棵树发芽、生长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收取一片浓浓的绿阴!

  读了这段话,我开始反思我的做法:班上有位同学是出了名的阿慢,做事慢,写字慢,反应慢平时,总是在我的催促中度过:快想啊。。你能快点吗?或许在我不断的催促声中,他学习的乐趣被剥夺了,总是在催促声度过每一天。其实想一想,每个孩子的反应速度不一样,对于这样的学生,或许我们应该多些等待的耐心,给孩子自我改变的时间。所以,当小男孩写字慢时,我们要学会等待:没事,慢慢来,咱们肯定可以写得更工整美观;当孩子思考比别人慢时,我们要学会等待:没事,慢慢来,静下心认真思考,你一定想得到的渐渐地,在这等待之中,我看到的孩子新的改变。

  教育需要等待,是慢的艺术。也许等待看起来有些消极,但是当我们学会了在教育中耐心等待,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多一份理解;少一点失望,多一些亲切。

  师为师亦有道读后感(二)

  开学至今,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了中国教师报资深记者、编辑马朝宏主编的《师道:为师亦有道》一书,该书跟以往的书籍有点不同,主要是收集了以评论和教学随笔为主的一线教师的文章。其主旨如书皮封面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读后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书中谈永康老师的《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文中的教育是不能也不必苛求的,是不能也不必热烈与醉人的,它就是那么平淡无奇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我反复思索着:什么才是真正的平淡无奇的教育?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通顺,把人做好--回到生活的教育。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我认为教育就是该这样实在,该如此简单。话虽是如此,但是在这种应试教育环境的压迫下,又有哪个老师能做到或者说敢做出这样的突破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环境的驱使下,原有的老教师往往因为拼成绩、拼名次,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重智轻德,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课堂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兴趣。而一些青年教师,由于刚走上工作岗位,本想采用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但被考试所逼,又缺乏教学经验,最后不得不向应试教育低头。也只好沿着一些老教师走过的路前进,搞起应试教育,学习他们所谓的教学经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使学生成了考试的奴隶,且常常处于一种精神压抑下的苦学、厌学,甚至逃学、弃学,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自己没有创造能力,做事机械死板,甚至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会做。正如,好多学生到了大学还不会自己洗衣服,这何尝不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那么,作为师者的我们到底该如何冲出这样的重围,从应试教育环境中寻找一个突破口,让教育走向平淡无奇,让学生在平淡无奇的教育中感受教育的本真呢?我认为:教师应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上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不但自己思考,还让学生在自己的创新中不断成长、有自己的见解,努力开启学生智慧、努力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成为一个精神富有、坚强的人,给学生展示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能够对不合理制度敢于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自身和学生权益;能主动承担责任,尊重学生,和学生在一起时,关系融洽,能从人格、情感、意志、知识影响学生。

  《师道:为师亦有道》这书在书的背面一页写着教育真没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我想,这就是平淡无奇的教育真谛吧!

推荐访问:
本文标题:[师为师亦有道读后感]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www.jnyqy1.com/changyongshenqingshu/gaokaomanfenzuowen/2019/1010/64435.html

版权声明:
1.钰江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师为师亦有道读后感]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钰江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钰江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钰江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