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浮生六记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读后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作者: | 发布时间:2019-10-10 11:37:34 | 浏览次数: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有感

  原创: 李新田

  假期,在上八年级的儿子的推荐下阅读了近百万字的小说,虽然它们也有打动我的地方,但依然不如这些经典触动心灵。许是由于年龄差别,十三四岁的儿子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和期待,所以,他的想象天马行空,他的阅读也不走常规路。而我,在纷繁的现实世界摸爬滚打,虽常有轻灵自在的清新文字记录,但终究还是要学会热眼观浊世的。假期里读完《浮生六记》文言文原版,让我对这个世界又有了许多发现和感悟。

  沈复说:《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我却想先从坎坷记愁说起。

  (一)三白与芸娘

  《浮生六记》卷三,作者沈复记叙了他遭家庭变故的种种潦倒困顿。初观,他的潦倒原因有二:不见容于大家庭,被驱逐;盲目担保,被欺骗。细思,百无一用是书生,没有本事,才是他颠沛流离、妻亡子散的真正原因。

  从处理家庭翁媳、婆媳关系上看,他没有主见,过于依赖家庭,不能自食其力,唯父母命是听;没有担当,真正的误会发生时没有出面澄清解释,一定程度上说,是他让芸娘失欢于公婆小叔的。从处理朋友关系上看,他用人情代替理性,居然为借高利贷的友人作保,也难怪放贷者来讨债,他的父亲说:我辈衣冠之家,何得负此小人之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算是不识人间险恶又不谙人情世故、失于算计、堕落的富二代了。

  人生难免坎坷困苦,退一万步说,这些困难是人生必经之坎坷,那他是否有足够的本事应对、保家人无虞呢?答案是:没有。被逐出家门时,他只能寄居友人家,出去谋职、借钱,都要妻子筹钱,甚至为妻子办后事都要向朋友借钱。

  相反,芸娘却是有真性情、勤劳持家的好妻子。且不说她在娘家时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嫁到沈家后,沽酒待客,雇混沌挑子野餐随行,种桑麻织衣,卖绣品贴补家用,包括后来去华家前对子女的安顿,都可见她的聪颖勤劳,直到无奈与子女分离、患病、弥留之际,依然乐观坚强,并感恩丈夫的深情相待。后人对芸娘的评价多矣,我不赘叙。

  (二)别离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最苦是母子分离。书中所叙两次诀别,读来令人泣下。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腊月廿五日,他们夫妇俩为不招邻里耻笑,不惊动讨债者,决定第二天五鼓时分即悄然而去。当晚,其女青君(时年14)泣于母侧,芸娘嘱咐她到婆家须尽妇道,务似汝母,要他告诉弟弟逢森(时年12)妈妈只是去就医,数日即归。第二天五更时分,逢森竟和他们一样早起,芸娘只告诉他是去治病,不久将回来,而当芸娘含泪扶妪,启后门将出时,逢森忽大哭,曰:噫!我母不归矣!虽年仅十二,但孩子的心何其敏锐!从此以后,孩子失了娘亲,失了庇护,命运未卜。

  然而,这样的镜头又何止于两百年前的封建社会了?为了生计奔忙,不得不与孩子分离的父母,哪一个年代都不缺!君可见年关将近,山村里翘首以盼父母归来的留守儿童?他们天天掰着指头算,逢人便念叨妈妈快回来了的话;君可见合家团聚的节日里,蜷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童?他们红扑扑的小脸满溢着幸福和满足;最令人心酸的是年后,那一双双小脚踩在泥泞的山路上,一路高一脚低一脚向着渐行渐远的背影飞奔、呼喊:妈妈摔倒了,爬起来,再跑,再喊直到妈妈的身影再也看不见,直到载走妈妈的汽车消失在天边,他依然嘤嘤涕泣,泪流满面。远行的那一位母亲,一边回首一边抹泪,却依然决绝地将脚步踏向远方那个虽蜗居却可以挣到钱的大城市。于是,这些留守的孩子得慢慢让自己习惯没有妈妈的日子,在一天又一天的想念中期盼着下一次团聚;那些出远门的父母,或用为了生活来麻痹自己对孩子的愧疚之心,或用相片、电话、视频来寄托思念,想着:过几年就好了,过几年孩子大了,可以将他们接过来带在身边。

  世间所有别离都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如果有更好的相聚,短暂的别离或更长的别离都不算什么,我们都可以等!然而,事实并非总如人愿,有的离别是错过:错过孩子一生仅一次的成长之乐;有的离别是永别:当相聚的时间又到了,却再也见不到你日思夜想的亲爱的孩子或父母,一如夭折的逢森,客死他乡的芸娘。所以,对所有出门远行的人,最好的祝愿是:一路平安;对所有孩子最好的盼望是:健康成长;对社会最好期望是:愿世间没有无奈的分离!

  (三)人生难得是知己

  从家庭责任与担当方面看,沈复是做得很不够的,但他的确是芸娘最好的精神伴侣,一个重情义、有情趣的男子,在当时的年代里估计稀缺。沈复笔下他们夫妇的爱情,也算有些当今自由恋爱的情侣的意味了:有芸娘藏粥待婿的痴心偏爱,有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的亲密无间,有分别时的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也有思念时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更有别后相聚两人魂魄,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觉更有此身矣的真情流露,这般动人的情景,只有用心爱过、真切心动过、思念过的人,才能懂得其中情味。

  然而,如此伉俪情深,论你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与靖海门对渡扬帮雏妓喜儿的温存了!也许是时代不同,在那个时代,作者与喜儿的交集不仅正常,而且对喜儿之流身份遭际的同情怜恤和尊重,在当时还是难能可贵的。

  他的择妓源于广东的朋友尽地主之谊,作东道相邀,这让我忽然想到近期朋友说他自己十年前赴广东会旧友的经历。旧友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老朋友再相聚,他也尽地主之谊,用好酒好菜好玩的来款待贵客,时隔两百余年,相似的是,也有与当年择妓相似的安排。无独有偶,当晚正值某主席在该城市下榻,酒店戒严。幸亏江主席来了,不然我们说不定就犯错了朋友这样感叹。看着家庭和美温馨的模样,我们都笑谈过往,夫妻没有芥蒂,爱情没有瑕疵,反而有一种抵制住诱惑、保护了家庭、尊重了爱情的庆幸和满足。

  然而,细细思量,却又十分后怕:如果没有那个幸亏,当事人能或果断或委婉地拒绝朋友的这一份特殊款待么?自己的婚姻家庭还能如此自然和谐吗?多年后谈及,还能如此轻松释然吗?幸亏有这个幸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猛虎,有的人可以自己管住它,有的人却要法律来管束它,有的人则听任猛虎横行,放纵自己,伤害他人,危及社会。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倡导文明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仅寄希望于个人修养、品位和自制力是远远不够的!有法律的约束,有制度的惩戒,为非作歹、不良风气虽不一定销声匿迹,但一定不会明目张胆,不会肆无忌惮,人的尊严才有望得到保证。

  新的时代,人们对爱情的要求更高了,两情相悦、情意相投是基础,那是初相恋的模样;互相尊重、彼此真诚,那是爱情后来的模样。

  相信,若在当今时代,沈复不遇喜儿,也有其它的生平快事可入浪游记快。

  (四)吃中情趣

  最后来说说书中写到的几处吃。

  哲理吃

  卷四写到小和尚眼馋他们的肉包子,吃完导致拉肚子,老僧嘱咐他们不要再给他吃了。沈复感叹说:做和尚者必居此等僻地,终身不见不闻,或可修真养静。若吾乡之虎丘山,终日目所见者妖童艳妓,耳所听者弦索笙歌,鼻所闻者佳肴美酒,安得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哉!

  这吃可谓吃出了哲理:要在俗世保持清心寡欲谈何容易!时时有诱惑,处处是陷阱。而我,倒从中反向得到启示:只有走遍千山、踏过万水,真正走进人世繁华、遍尝人间艰辛,才会真正理解生活看破红尘,应当在历尽红尘劫数之后!

  趣味吃

  一为吃虾卤瓜。芸娘硬塞一片三白平素最不喜欢的虾卤瓜到他嘴里,他捂着鼻子嚼,觉得脆美,不捂鼻子再嚼,竟觉得有异香。看到这里,我似乎看到一个被夫人硬拽着塞进一片难吃的虾卤瓜又无法拒绝的沈复,一个有意拉夫君下水尝臭的芸娘。闺房之趣,可爱之极!

  二为吃柿子。沈复去华山,归途中见树林中柿子正黄,便在马上顺手摘了一个来吃,当地人叫他别吃,他偏吃,结果,涩得下马找到泉水漱口方才能开口说话。读到这里,我似乎看到三白好似一个又好吃又敢冒险又自负的小男孩,如此狼狈却如此可爱,让人忍俊不禁!

  第一遍匆匆读毕,掩卷思考,不由得感叹沈复的一生。富裕时,生活优渥,与妻爱、与友游,情趣盎然;潦倒时,连一个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都没有,四处借贷,甚至差一点冻死街头。通过他的记述,我看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看到了旧家庭里旧文人的懦弱无能。

  有一位文学经典的编者说:文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审美来捕捉当今的生机,以享受自己的人生乐趣。确实如此,从书中所收获的,并不是我这几页字可以尽叙的。

  李新田

  2019.2.19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老鹤《树牛》读后感 推荐访问:
本文标题:浮生六记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读后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链接地址:http://www.jnyqy1.com/fanwendaquan/gongzuojihua/2019/1010/64619.html

版权声明:
1.钰江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浮生六记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读后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钰江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钰江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钰江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