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蝶恋花朱淑真写作背景]蝶恋花朱淑真

作者: | 发布时间:2019-11-11 07:33:37 | 浏览次数:

写作背景: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仕宦之家。

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

朱淑真在少女时有一段纯美的爱情,但婚后生活却十分不如意,最后忧郁而终。

这首词正是她对昔日美好生活一去不复返的追恋哀伤不已的反映。

蝶恋花·送春

朝代:宋代

作者:朱淑真

原文: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译文: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

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

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赏析:

惜春伤春,留春送春,词中常调。

这首“送春”词却别具一份女词人的巧思妙想与慧心深情。

上片化景物为情思,纯从“楼外垂杨”着笔。

从风飘柳絮的景象看,词中所写,当是暮春烟柳,而非细叶新裁的仲春嫩柳,这样方与送春之旨吻合。

杨柳依依的形象和折柳送别的风习使人们从柳条想到送别,原很自然;但从“垂杨千万缕”想到它“欲系青春”,却是女词人的独特感受

从“送”到“系”,虽只在一转换之间,却包含了想象的跨越飞跃,进一步写出了柳的缱绻多情。

那千万缕随风荡漾的柳丝,像是千万缕柔曼的情思,力图挽住春天。

然而“少住春还去”,春毕竟是留不住的。

他人至此,不过叹息伤感而已,词人却从随风飘荡的柳絮生出“随春且看归何处”的奇思妙想。

柳絮的形象,在诗词中或状撩乱春愁,或状漂荡无依,即使联想到“送”,也只有“飞絮送春归”(蔡伸《朝中措》)一类想象。

朱淑真却以女词人特有的灵心慧性和缠绵执着,将它想象成一直深情地追随着春天,想看一看春究竟归于何处。

由“系”到“随”,进一步写出了柳对春天的无限依恋和无尽追踪。

下片从“春归”生出,转从送春的词人方面着笔。

“绿满山川”正是暮春之景。

这一望碧绿之中正含有落花飞絮狼藉的伤感记忆,更何况耳畔又时时传来象征着春归的杜鹃鸟凄伤的呜叫声。

目接耳闻,无非芳春消逝的景象即便是无情人,恐怕也要为之愁苦不已。

“便作”句先从反面假设,“莫也”句则故用摇曳不定之语从正面渲染愁苦,愈觉情怀酸楚。

写到这里,方才引出这位满怀愁情的女主人公。

“系春”不住,“随春”难往,唯有“送春”:“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这两句似从欧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化出,但独具神韵。

在词人感觉中,这即将离去的春天,像是怀着无限别离的惆怅与感伤,悄然无语,与伤春的词人默然相对。

时近黄昏,又下起了潇潇细雨。

这“潇潇雨”,像是春天告别的细语,又像是春天归去的叹息。

而女主公情怀的黯淡、孤寂也从中隐隐传出。

妙在“不语”与“潇潇雨”之间存在着一种似有若无的对应与联系,使读者感到这悄然飘洒的“雨”仿佛是一种不语之“语”。

这一境界空晨。

极富象外之致的结语使词在巧思妙想之外更多了一份悠远的情致。

全词通过描写外缕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

推荐访问:
本文标题:[蝶恋花朱淑真写作背景]蝶恋花朱淑真
链接地址:http://www.jnyqy1.com/fanwendaquan/yanjianggao/2019/1111/92036.html

版权声明:
1.钰江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蝶恋花朱淑真写作背景]蝶恋花朱淑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钰江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钰江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钰江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