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医学院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践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3-09 08:32:56 | 浏览次数:

摘 要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一个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大了课程的融合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设计和施工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和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对规范教学活动、稳定教学秩序、加强质量监控、实现培养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快教学建设、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制订规范、科学、先进、完善的教学计划

一、结合办学实际,坚持基本原则

1、坚持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重视德育教育,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更新教育观念。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不仅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确立大教育、大卫生意识,而且要确立新的质量观念,特别是医学院校,要正确处理“大众化”和“精英化”的关系,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3、促进全面发展。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关系,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体现整体优化。教学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统筹考虑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健康、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关系,全面考虑,整体优化,使教学计划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5、注重因材施教。在注重教学计划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同时,以实施学分制为契机,因材施教,为学生发掘特点、发挥特长、发展个性提供服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健康成长。

6、深化教学改革。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学分制改革为抓手,以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杠杆,全力推动教学改革工作。

7、突出专业特色。各专业要以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人才培养改革方向,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定位,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8、提高办学效益。随着我校专业数的增多,各专业间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差别,修订教学计划时,既考虑了本专业的特殊性,又考虑各专业的共性,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统筹教学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二、立足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打造科学课程平台

1、改革课程设置,构建课程模块。改革原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框架结构,进一步精选、优化组合课程,构建课程模块,必修课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教育课课程模块,限定选修课构建了基础拓展课、专业拓展课、素质拓展课课程模块,任意选修课构建了语言文学类、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生物与医学类、工程与信息类课程模块。

2、适应形势发展,改革“两课”教学。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两课”教学改革。原计划五门课程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课程,分别在第一至四学期开设。为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巩固理论知识,增加了66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分别在第一、第四学期进行。

3、增加人文教育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和学生发展实际,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必修课中增加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教育课程。同时,大量增加限定选修、任意选修课程中的素质拓展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了经典名著导读、竞争情报、辩论入门、道德与文明、公关礼仪、公关心理学、科技哲学、临床医学语言艺术、生物伦理学、书法与中国文化、影视文学欣赏、哲学史、中国外交史、宗教问题研究等30余门课程,大大拓展了人文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了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的培养。

4、压缩总学时,控制周学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五年制专业平均总学时为3604.3,比修订前减少了172.1个学时,平均周学时为24.5,比修订前减少了1.8个学时。四年制专业平均总学时为2858.2,比修订前减少了281.2个学时,平均周学时为22.98,比修订前减少了2个学时。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自主学习时间,培养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5、精选教学内容,整合开设课程。根据学科特点,精选优化教学内容,将四年制非医学专业原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开设基础医学概要课程,不再开设实验课程四学期共264学时;整合原有临床医学课程,开设临床医学概要课程,两学期共136学时。整合后,四年制非医学专业医学类课程比原计划平均减少了280.3学时。

5、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各专业在优化课程设置的同时,突出专业特色,调整、增开新的必修课程,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如英语专业增加了英语教学法、口译、高级英语等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增开了财务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等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更加符合发展卫生事业的需求,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关键的突出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大了学科之间的融合,打破了学科壁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蒋述卓.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深化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05,(5).

作者简介:

朱国勇 男 助教 本科 学士 寄生虫病流行

通讯作者:张海珠 女 教授 研究生 硕士 人体寄生虫病防治.

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新乡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

推荐访问: 人才培养 修订 实践 医学院校 方案
本文标题:医学院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践
链接地址:http://www.jnyqy1.com/xindetihui/shehuishijianxindetihui/2022/0309/111909.html

版权声明:
1.钰江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医学院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践》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钰江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钰江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钰江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