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走向海东,推进两岸信息产业深度融合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4-28 11:40:10 | 浏览次数:

摘要:信息产业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它带动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当前,福建省的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台湾则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大陆与台湾产业合作的意义重大。文章描述了两岸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和福建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进而从走向海东投资并购、返程福建投资发展、打造两岸产业链条、产业与金融相互融合、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以及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六个方面提出闽台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对策,以期推动两岸信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闽台区域;信息产业;深度融合

信息产业是我国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世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信息已被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带动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近些年来,福建省和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闽台两岸的电子信息产业各有优势,互为补充,分则单薄,合则倍增。两岸产业深度合作的意义重大,随着台湾对陆资赴台投资的政策不断开放,福建省要鼓励企业走出去,进军海东,再引回大产业、大项目在闽投资设厂,以推进闽台经济的进一步融合,逐步缩小闽台经济差距,为推动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两岸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一)大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当前,电子信息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作为全球重要的消费电子生产制造基地,我国生产的彩电、手机、计算机等多个产品产销量在世界市场上排名第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已从单一制造业转变为制造业与软件服务相结合,从集中于产业链下游转变为产业链上下游相结合,形成了以9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布局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较2011年的销售收入提升了15%,达到11万亿元。但是由于我国信息产业较欧美的国家相比起步晚、起点低,虽然已成为信息产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仍存在着对外出口依存度高、产业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环境不稳定性大、整体效益下滑严重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提升。

(二)台湾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目前,台湾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全球排名前六,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主板等产品产量世界第一,IC设计、大尺寸TFT-LCD等产品产量世界第二。台湾电子信息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并辅以科学的流程管理、先进设备、高品质的生产线、专业经验等。同时,上、中、下游完整的供应链还造就高密度的产业群聚,形成了分工明晰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南港软体工业园区、中部科学工业园区、台南科技工业园区、彰化滨海工业园区、南雄工业及软体工业园区等。虽然台湾多项电子产品占据全球重要地位,但大部分是以代工为主,缺乏软件及设计能力,若市场需求停滞,或是代工的品牌客户成长不再,将面临严重的供过于求问题,这是台湾电子业当前面临最大的问题。而且台湾岛内信息产业的发展存在着需求不足,供需不平衡,电子信息产业综合成本高,大量缺乏普通劳动力等现象,这些因素也将直接影响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福建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一)福建信息产业基本情况

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将电子信息产业、石化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列为福建省三大支柱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最有活力和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2012年全省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3900亿元,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1100亿元左右,信息产品及信息技术服务出口超过300亿美元,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六位。目前,福厦沿海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成为国家首批认定的9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在产业布局上基本形成了福厦计算机软件园产业区及其外设产品、厦门移动通信、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区、福州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福厦数字视听产品和以福州、厦门软件园为龙头,以开发应用软件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全省3个产业集群实现千亿目标。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更是高达1350亿元,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集群和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集群均超过1000亿元,实现了快速发展和产业集群的突破与飞跃。“十二五”规划期间确定的6个产业集群中的另外3个也实现了稳定的增长,并且都突破了400亿元大关,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集群高达450亿元,LED和太阳能产业集群400亿元,物联网产业集群400亿元。虽然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内地位较为突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产业辐射能力不强,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配套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二)台资信息产业在福建投资情况

过去5年,台企累计在闽投资并实际利用资金高达57.9亿美元。截至2012年底,在闽台资企业3953户,主要以电子信息和农业为主,集中分布在福、厦、漳、泉。中华映管、达运、冠捷、友达、宸鸿科技等知名台企,现已经成为福建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不断带动着相似行业并引领着整个产业的集聚发展,其中捷星显示全球最薄液晶显示器4条生产线量产,带动产值同比增长39%;华映光电触控面板一条龙项目投产,带动产值同比增长38.5%。

三、闽台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对策

(一)走向海东投资并购

2010年,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台湾已开放了三波的陆资投资政策,第四波的投资政策也即将出台,预计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迈进,这为陆资参与台湾的产业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当前台湾的资本市场两极分化也较为严重,不少内部经营管理正常的上市公司,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市场渠道萎缩的影响,导致公司市盈率低迷,甚至市值低于净资产值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对于海西企业走向海东开展投资并购是一个难得机会。因此,当务之急要先定位好投资方向,可选择台湾鼓励投资项目以及台湾需求大的且有竞争优势的投资项目作为重点投资领域,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触及诸多政策壁垒,还可以缓解与当地企业的竞争,更好地实现海峡两岸产业的资源互补。同时,走向海东还需搭建一个投资平台,这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台湾当地的政策法规、有效地开展对拟投资标的公司的调研分析、与有关部门培养良好的关系等。

(二)返程福建投资发展

在完成对台湾企业的并购投资后,可在适当的时候,将并购台湾企业的核心资产、技术专利、管理团队等搬迁至福建或以现金、技术等多种形式返程投资福建,也可通过已并购企业与台湾其他大企业联手,在福建合资建设一批有影响的大型项目,诸如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石化、冶金等项目。可以说,走向海东是为了更好地将台湾好产品、好技术、好团队引进来,结合灵活有效的产业整合和资本运作,“一出一进”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价值的双重提升,而且将促进福建省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闽台经济融合,缩小闽台经济差距,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三)打造两岸产业链条

闽台产业具有很强的相融性和互补性,台湾生产管理、科技园区建设、创业投资经验丰富,企业研发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有较强的投资能力和融资能力,而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资源,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加强双方合作有利于共同开拓市场。产业链条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在闽台两地之间都存在着可能性。如福建省光电显示产业在国内有较高的行业地位,但仍缺少液晶屏等关键部件,若能导入台湾液晶面板的优势产业,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实现由项目对接提升到产业对接。因此,未来的市场在中国大陆,两岸的合作要有一个方向,即台湾的技术,中国的市场,这样可以创造中国人的民族品牌,在高科技以及其他消费品领域都可以跟欧美一较长短。

(四)产业与金融相互融合

福建与台湾之间进行的金融合作非常具有区域特色和发展潜力。福建与台湾地区都有各自的金融优势,充分发挥福建与台湾之间的比较优势,不断推动闽台金融合作。因此,福建省要借鉴台湾产业与金融紧密融合的经验,借助海西区先行先试优势,大力开展闽台金融合作,组建一批闽台合资的证券公司、柜台交易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参照台湾本地的经营模式,形成产业、金融两个轮子一起转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带动台湾高端产业西进福建。

(五)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

在建设海西中,福建省国有企业要发挥牵引力、带动力、影响力的特殊作用,特别是要做好对台经贸合作的文章,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省委提出的建设海西“三个平台”、“两个先行区”的部署,发挥国有企业挑大梁、急先锋的作用,主动与台湾大企业联手,鼓励非公经济的战略投资者参与福建省国有企业投资收购台资企业项目,合资兴办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促进福建省产业发展与升级。

(六)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对台投资是大陆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海外市场的新内容,是建立两岸“全面、双向、直接”投资格局,实现两岸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要取得好的绩效,需要两岸携手规划。目前,福建省已出台《八个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实施方案》,加强台商投资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闽台产业深度对接;提出将“鼓励企业赴台投资”作为2011年重点推进对外直接投资的七项举措之一,推进闽台产业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下一阶段,建议福建省政府等有关部门对企业赴台投资提供特别的政策,对投资并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对台资企业投资福建或返程投资的企业除了制定出符合国家规定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措施之外,必要时,政府还应积极跟进投资,并引导鼓励上下游厂商就近配套,打造完整产业链,把政府资源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作者单位:福建省和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禹.信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EB/OL].http:///banshi/2013-02/06/content_2328300.htm.

[3]蒋建华,刘程军,刘刚,王一铭.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02):92-97.

[4]王钢,王欣.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J].情报科学,2010(10):1550-1553.

[5]王开良,郑艳月.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综合信息产业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110-114.

[6]M.K.Chen,Shih-Ching Wang.The critical factors of success for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in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market: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pproach[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0,(37):694-704.

推荐访问: 信息产业 两岸 深度 融合 推进
本文标题:走向海东,推进两岸信息产业深度融合
链接地址:http://www.jnyqy1.com/zuowendaquan/zuowendaquan/2022/0428/131700.html

版权声明:
1.钰江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走向海东,推进两岸信息产业深度融合》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钰江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钰江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钰江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